close

 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(記者譚晶晶 王慧慧)2014年,中國周邊外交更加奮發有為,“大周邊”外交佈局日趨完善。從農曆新年伊始,國家主席習近平遠赴重要鄰國俄羅斯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,實現馬年外交“開門紅”;11月,習近平主席首次踏訪南太平洋地區,中國外交的“壓軸戲”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大周邊外交佈局,對亞太和世界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。
  2014年,中國高層領導人的出訪以周邊揭幕,又以周邊收官,充分展示了周邊外交在中國外交政策中的首要地位。過去一年中,中國致力於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,為自身發展營造安全穩定合作的周邊環境。中國堅持睦鄰友好,堅持與周邊國家共走和平發展之路,共謀合作共贏之機,堅持以協商談判和平解決與鄰國分歧。
  東北亞、中亞、東南亞、南太平洋地區……中國領導人密集訪問周邊國家,“常見面、多走動”。習近平主席年內7次出訪,有5次是訪問周邊國家。習近平主席三次“點穴”式出訪,目的地均為鄰國。
  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表示,習主席“走親戚式”專程到鄰國做客,體現了東方式的親近感和人情味,表現出中國與周邊國家文化具有相似性和共榮共存的特點,同時也凸顯中國對經略周邊的重視,以及中國外交的靈活務實。
  構建與周邊國家的伙伴關係網絡,對全方位升級周邊外交有著重要意義。哈薩克斯坦、越南、韓國、巴基斯坦、泰國、澳大利亞、新西蘭等大周邊國家領導人紛至沓來,與中國頻繁互動,加強溝通與瞭解,實現合作共贏。
  “隨著中國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,中國周邊外交的內涵和外延不斷延伸,範圍不再局限於與中國接壤的國家,而是向覆蓋更廣的大周邊區域挺進。”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輝說。
  王帆認為,中國大周邊外交的戰略設計是包容的,大周邊拓展到太平洋沿岸國家,佈局更完善,合作平臺更廣闊,中國對周邊的輻射力和作用力也不斷擴大。
  在2013年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,習近平用“親、誠、惠、容”四個字來定調新時期周邊外交理念,要求“多做得人心、暖人心的事,使周邊國家對我們更友善、更親近、更認同、更支持,增強親和力、感召力、影響力”,“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”。
  習近平主席在出訪和出席國際會議時,提出倡議、推動合作、傳遞信心,向世界闡釋中國“和平、發展、合作、共贏”的外交理念,歡迎周邊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“便車”,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。
  中方提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通過加強傳統陸海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,開拓亞太經濟增長新源泉,打造互利共贏的“利益共同體”和共同發展繁榮的“命運共同體”。
  出資400億美元設立“絲路基金”、牽頭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、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……中國在加強區域合作中積極有為,彰顯了誠意和大國責任,也贏得了周邊國家的信賴。
  王帆表示,無論是馳援馬爾代夫淡水危機,還是為發展中國家培訓人才、提供無償援助,中國在援助周邊國家的過程中踐行正確義利觀,真正做到了弘義融利。
  2014年,中國周邊地區面臨傳統地緣政治博弈、熱點問題、經濟下行以及非傳統安全挑戰相互交織的複雜局面。中國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,同時始終保持冷靜剋制,加強危機管控,與有關方共同努力,維護周邊大局穩定。中日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係達成四點原則共識,中國與東盟國家明確了處理南海問題的“雙軌思路”。
  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,習近平主席強調,要切實抓好周邊外交工作,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,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,堅持與鄰為善、以鄰為伴,堅持睦鄰、安鄰、富鄰,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聯互通。
  “2015年,我們將更加積極奉行睦鄰友好政策,弘揚合作共贏精神,與鄰國建立伙伴關係網絡,以自身發展惠及周邊,多做利於民、暖人心的事,深化周邊國家人民與中國人民的友誼。”外交部部長助理劉建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。
  (原標題:【行進中國·精彩故事】中國外交“大周邊”佈局日趨完善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bvtdvrwdr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